[1] |
韩志丽, 许桂玲, 冯跃华, 王晓珂, 卢苇, 李杰, 高钰琪, 任红军, 由晓璇. 不同地力条件下施氮量对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、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2): 34-39. |
[2] |
郑红明. 适度增加早籼稻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2): 5-11. |
[3] |
李俊杰, 纪龙, 梅冬, 李建平. 我国籼稻区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及经营问题——以湖南省为例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1): 13-18. |
[4] |
贾倩, 吴晓, 钱可峰, 蔡义忠, 叶荣建. 我国6个籼稻主产省93份水稻样品品质性状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1): 65-71. |
[5] |
刘玮琦, 肖丰, 曾盖, 肖应辉, 罗丽华. 杂交籼稻外观品质性状与食味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4): 40-43. |
[6] |
刘梦洁, 杨怡欣, 陈乐, 吴媛, 解嘉鑫, 曾勇军, 石庆华, 潘晓华. 江西不同生态区优质晚籼稻产量、品质变化特征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2): 60-65. |
[7] |
吕和平, 吴晨阳, 潘志军, 周兵, 吴小文, 张小红, 余绪来, 许有尊, 吴文革. 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模式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2): 82-87. |
[8] |
季雅岚, 张长海, 吴文革, 汪向东, 孙雪原. 拔节期不同涝淹程度对籼型两系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对策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6): 58-62. |
[9] |
张卫星, 马晨怡, 袁玉伟, 张伟贵, 胡贤巧, 陈铭学, 朱智伟. 我国水稻三大优势产区稻米品质现状及区域差异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12-18. |
[10] |
罗颖菡, 李波, 孙永健, 郭长春, 邢梦文, 李飞杰, 刘芳艳, 杨志远, 徐富贤, 马均. 氮肥后移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与食味品质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54-59. |
[11] |
李波, 罗颖菡, 孙永健, 邢梦文, 李飞杰, 刘芳艳, 杨志远, 徐富贤, 马均. 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64-69. |
[12] |
徐文波, 王荣基, 蒋明金, 江学海, 姬广梅, 李敏, 罗德强, 周维佳. 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70-75. |
[13] |
徐俊豪, 解嘉鑫, 熊若愚, 郭琳, 谭雪明, 曾勇军, 石庆华, 潘晓华, 曾研华. 播期对南方双季晚籼稻温光资源利用、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115-120. |
[14] |
胡继杰, 房玉伟, 陈孝赏, 刘守坎. 浙江台州地区早籼稻产量与干物质生产特征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3): 98-102. |
[15] |
邹禹, 钱宝云, 占新春, 郑乐娅, 梅德勇, 张培江. 不同播期、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2): 47-50. |